創校歷史

    二林地區包括二林、芳苑、大城、竹塘等鄉鎮,僻處海隅,遠距都會。開荒以來,從無高等教育之蹤跡,有心之士,進修無門。
    幸社區大學之制興,各界殷盼,然縣府卻冷眼相觀。有志之士難奈,乃於905月促使二林鎮公所、二林鎮農會主辦,兩單位各補助十五萬元,謝四海以義工兼校長,翁啟源、陳西旋以義工兼教務主任、學務主任,借用二林工商教室。七月登記,九月十五日開學,計開21科、26班,註冊559人,計856科次。「二林社區大學」腳步於焉跨出。而第二學期已於91224日 開學,計開44科、47班,註冊1150人,計1456科次,至目前第十五期,註冊人數皆保持在1200人左右,義工們欣喜之餘,填「臨江仙」一詞以「慶二林社區大學創校」,辭云:

        水尾風頭傷僻壤,自來高教荒耕。堪憐海口眾難平,進修無近處,

    遠學苦長征。  幸春來社大筍立,儒林霓望營營。欣匆匆壯試啼聲。桂

    舟從此棹,群士作雷鳴。


 

學校特色

  1、本校除一名祕書一名幹事與兩名工讀生領薪外,其餘兼校長等11人皆義工,未支薪。

  2、開設農業有關課程,如「有機蔬果栽培班」、「作物栽培生態導覽」,建立地方特色,幫助農民轉型,很受學員與地方的肯定,深受視察監委之讚許。又如「烘焙技術」、「中餐烹調丙級技術檢定」、「地方小吃」等科,使學員學得一技之長,幫助就業或轉業,也極受喜愛。

  3、發刊「二林社大學訊」,至99年度出版24期,廣及社區各階層,兼具社會教育功能。

  4、成立「社區文史探索志工社」,探索地方文史,研究整理,每年一冊「二林地方文史專輯」,協助地方建立地文史資料,到今年99年已出版八輯。

  5、成立「社區志工服務社」,協助社區總體營造、文化活動,以及投注社區生態保護,關懷社區弱勢族群等社區服務。

  6、積極倡導或協辦社區各項藝文活動,促進社區文化之發展。

  7、學分費低(900)、鐘點費高(1200),幾近白手起家之社區大學;也是台灣地區最濱海、更是第一所集合退休教師心力、義務而成功創校的社區大學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